论文作者:张光燕
论文单位:四川省生殖健康研究中心附属生殖专科医院
论文说明:本论文为本院原创论文,为了保护作者权益,未经本院允许不得复制、转载、下载,如有发现我们将追究责任。
病因 纵隔子宫为双侧副中肾管完全融合后,纵隔吸收受阻所致。可分为两类:若纵隔完全未被吸收,称完全纵隔,即:纵隔由宫底至宫颈内口之下。若纵隔部分吸收消失,称不全纵隔,即:纵隔终止于宫颈内口之上。临床以后者多见。
临床表现 有些患者可无任何症状。月经生育均无异常表现,仅在体检或妇科手术时偶被发现,但也有些患者表现为月经异常,不孕,习惯性流产,此类患者流产率75.5%,胎儿生长受限,易发生胎位异常和早产,早产率10.0%,胎儿存活率低,只有15—28%,异位怀孕机会1.9%。故纵隔子宫妊娠失败率高,妊娠结局差。
妇检 完全纵隔者宫颈外口可见一隔膜。妇检时注意子宫大小,形态,位置有无异常,有无双阴道,双宫颈及其它生殖道畸形存在。
诊断 凡有不孕,反复流产,死胎,早产,胎位异常患者,应想到有子宫畸形的可能。超声检查对诊断有一定的价值。纵隔子宫者子宫外形正常,子宫轮廓清晰,宫体较宽,见两个宫腔,左右两侧子宫内膜,自宫底部开始显示纵隔暗条回声。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和磁共振显像(MRI)可以辅助诊断。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可见两个宫腔,能够发现子宫畸形,但不能正确区分子宫畸形,常误诊为双角子宫。磁共振显像检查可了解子宫的外形,大小,宫角间距,子宫内膜厚度,肌层厚度和子宫纵隔形态,是一种准确而又无创的诊断方法,能够提供子宫的形态计量学信息,从而诊断更准确,其诊断纵隔子宫的灵敏度及准确度均为100%。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是诊断子宫畸形的“金标准”。
治疗 符合纵隔子宫诊断而未引起临床症状者,可不进行治疗。纵隔子宫影响生育时,可经腹部手术或行宫腔镜手术矫正治疗。传统矫正方法是经腹子宫手术,宫底楔形切除纵隔,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后子宫和腹壁的瘢痕形成,以及手术形成的子宫腔和盆腹腔内的粘连,又可成为影响手术 效果 和引起不孕不育的关键。上世纪80年代后采用腹腔镜监视下宫腔镜切除子宫纵隔是目前治疗纵隔子宫的手术方法,宫腔镜联合腹腔镜矫正子宫畸形,不开腹,不需切开子宫,在微创环境下整复子宫的异常结构,恢复子宫正常解剖学形态,去除引起不孕与不育的原因。此方法有手术简单,并发症低,花费少,手术和住院时间短, 效果 优,微创,手术安全性高,没有术后盆腔粘连和感染,术后反复流产率降低,足月怀孕机会及阴道分娩率提高,妊娠结局良好等优点。目前,国内很多医院采用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切除子宫纵隔,手术达75%左右,是治疗子宫畸形的理想方法。
手术宜在月经干净后5—10天实施,以5%葡萄糖作为膨宫液,用激光或电刀切除,自下而上切开子宫纵隔。为防止术后宫腔粘连,可放入宫内节育器。手术后3个月经周期取宫内节育器,可经超声检查,磁共振显像等了解手术效果。矫正手术后避孕1年以上方可妊娠,分娩方式则以剖宫产为宜,但不是剖宫产绝对指征。
参考文献
丰有吉 沈铿主编 妇产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72
曹斌融 常见子宫畸形的种类及诊治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5.21.451—452
林仲秋 林荣春 沈青丽 影像学检查在女性生殖道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5.21.455
段华 内镜在子宫畸形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5.21.457—459
杨艳红 姚元庆 女性生殖道畸形对妊娠及分娩的影响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5.21.460
【申明: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仅供参考,不能作为临床诊疗依据和指南。如因文章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致电028-83335888。】